本文转载自施涛的博客,稍有修改,原文链接请点击此处。^[编者注:这个链接现在已经失效,抱歉。]本文主要介绍了出国留学中申请统计博士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文章从一个老师以及申请成功的PhD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看似复杂的留学申请问题,特别适合现在正在准备申请统计学方向的中国学生,或者有志于在统计学界进一步深造的中国人。作者希望能以从“墙外”了解的信息与自己的理解,对正在准备出国的“墙内人士”有所帮助,COS编辑部也希望把这些宝贵的信息尽可能传播到有需要的人。

作者简介:Ohio State University,施涛(统计学教授)、陈甜(统计学PhD在读)

学统计和做统计的人大概都认为统计也算是一门学问(“大概”一词对统计很重要)。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或早或晚都会听到过这样的说法:“统计中重要的不只是我们看到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总体、抽样偏差、模型偏差、数据处理错误等)。”对于留学出国申请,很多同学有的一个迷思就是,我知道要有GPA、GRE和TOFEL成绩,我也知道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很重要,可是录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而教授们重视的又是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想一下,分析一下。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出国留学读博士。既然要把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一件事情,总得给自己一个理由吧。很多人在个人陈述里这么写:“我对统计研究感兴趣”,“我想到国外感受一下”,“别人读了,我为神马不读”,“我妈妈让我读”或者是“我要追的人出国了”等等。可是如果仔细推敲一下,你能用这些理由说服你自己吗?我们这里谈的是你接下来5、6年的时光,甚至是你一辈子的职业走向,而不是中午吃红烧肉还是番茄炒蛋的问题。就说“我想到国外感受一下”这个理由吧,你想要感受一下可以出国旅游,想读一下书可以申请短时间的交换,就为了感受一下花5,6年的时间,你自己是不是信服呢?在申请开始之前,请放下手里的事情,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个想要出国读博的理由。因为博士学习是一个很长很辛苦的过程,你会远离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要自己处理很多状况。而在你为了学习和生活两头忙的时候,很多你的朋友可能已经开始赚钱养家,结婚生子,走上和你全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最好你能找到一个足以支持你走到最后毕业和更远的读博理由,而不是为了入学邀请和奖学金。理由不足以说服自己的,可以放松一下去看小说了。

好!现在你决定要申请了。那么我们就先翻墙去看看围城的另外一面(你可能不知道的),然后再回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统计系(或者相关的其他系)怎么招生呢?统计这个学科还是有特殊性的。因为一般的学生在博士学习的第一年(有时是前两年)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导师展开独立研究,所以大多数学校是不分导师而统一招生的。招生小组每年面对几百份的申请,怎么办呢?当然是排序和聚类分析了。

最优多维排序问题在统计理论上的最优解好像还不存在,怎么办?那只有用近似方法了。GPA、TOFEL、 GRE、 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好像都很重要。大家都了解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太过感性很难量化,所以就多给GPA、TOFEL和GRE一些权重吧。事实上,在筛选的第一阶段确实如此。根据这些量化可以比较的指标,我们能找出大概最优秀的30-40个候选人(很像网页搜索问题)。当然,如果你的个人陈述有明显的过人之处,体现出你不寻常的经历,也会稍微提高你的排名。那么这是意味着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没有这些测试成绩重要么?恰恰相反,如果你的成绩都过关,被列入那短名单之后,才是真正选择的时刻。

大多数的学校对语言有硬性规定,所以大多数国际学生不能直接做助教(TA)。而由于统计学科的特殊性,研究助理(RA)也通常会给高年级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的在读学生。虽然有些系会集中资源来资助少数国际学生第一年的学习,等他们通过学校的英语测试(要求要高于TOFEL的口语)后改做助教,但这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大部分情况是第一轮筛选出来的国际学生将要竞争学校或者学院的Fellowship(全奖)。当系里推荐学生竞争Fellowship的时候,系里要写一份材料推荐你。可是问题是,教授们并不认识你,他们再怎么妙笔生花也不能闭门造车啊。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就显得很重要了。是你的这些材料,把你从一个名字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呈现在系里负责给你写推荐材料的老师面前。你把自己挖得越深,写出来的东西越体现你的能力和感悟,推荐老师对你的推荐越详尽真实,引发的共鸣也就更多。统计里说:Garbage in,Garbage out(垃圾进垃圾出)。如果你没有好的素材输入, 谁也没办法给你写出一个漂亮的推荐材料出来。

现在你对这个过程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资助方面),你就可以研究一下在墙的这边你自己可以看到的。GPA、TOFEL、GRE固然重要,你要依靠这些通过第一轮的筛选。但是一旦成绩出来,就是板上钉钉——不会变了(当然如果GRE太低你要重考)。而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拿到Offer的是你的个人陈述和推荐信。个人陈述是最能展现自己个性的地方,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时候有些话会让别人认为你并不了解统计。比如:“I want to be a statistician when I was five years old (see why you cannot be here)”, “My math background guarantees me a bright future as a statistician”, “I know I can solve any problems if I work hard enough”等等。有时候可能是语言的问题,有时候是你真的不懂统计学科。不妨把你写的句子翻译成中文想想是不是说得通。如果你读到“我5岁就想成为统计学家”,“我数学好所以保证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学家”或者“我努力的话就无所不能”这种中文句子,会对写作者有什么印象呢?当你仔细检查过内容没有问题以后,也要注意修改语法错误。明显的低级语法错误,会让评审人对你的态度还有你是否能适应学习和研究产生质疑。认真地挖掘自己,丰富自己个人陈述的内容,仔细检阅内容的合理性和语法的正确使用,这样才会提高你申请成功的可能性。

对于国际学生,推荐信虽然有时候也很重要,但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决定因素,除非信上说你很差。但并不表示这部分你就不需要认真对待。曾经有过其他各项条件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三封推荐信屡次出现同样的语法和排版错误而没办法被推荐去竞争Fellowship。还有推荐学基础数学的推荐信被寄到了统计系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了这么多,总体感觉是:自己优秀很重要,但优秀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自己优秀也要懂得展示。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总之,申请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可以做的部分做到最好,相信天道酬勤。祝大家都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学习生活。就算是最后没能达到最理想的结果,也可以对自己说我尽了自己的全力,没有遗憾。开心就好!

发表/查看评论